一线城市的存储救星:私人仓储已成为朝阳产业,未来或成市场新力量

寻仓记私人仓储 2022-06-06 12:13:56

一线城市的存储救星:私人仓储已成为朝阳产业,未来或成市场新力量


   仓储君 交通运输


在美国、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,自助仓已经成为家庭储物的标配。自助仓在2008年来到中国,又在过去的十多年间,依照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,在定价、仓储规格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了改良。


不过,这样一个与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“接地气”行业,迄今为止,却没有在国内拥有与其服务内容相匹配的大众认知度,很少人听过,极少人用过。


私人仓储最简单的理解,就是为顾客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小仓库,顾客自己存放物品,自己保管钥匙。这一行业最初兴起于60年前,外国目前已经很成熟,在中国,这一行业处于刚开始的发展阶段,最早的私人仓储也不过出现于10年前,而现在,中国快速出现了一批私人仓储的小老板,当然主要集中在了各大一线城市。


一、外来和尚


目前,被称作“国内第一家”的自助仓品牌叫“Love Box”,注册于2008年。创办者是一位美国人,名叫卡森·布洛克。2013年,Love Box与上海本土自助仓品牌好易仓合并。


初代开拓者们的特征明显,他们大多有过海外背景,将自己熟知的海外事物带到了中国。可以说,自助仓是一个“外来的和尚”。


目前,这些外来和尚在国内落地的城市也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。


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,地上房价动辄数万元一平方米,地下空间又完全废弃,这种现象并不合理。


马莱利是一位来华20年的奥地利人,目前担任趣存自助仓中国区CEO。他的起步地在上海。


上海意味着,这座城市的文化包容性与经济发展水平,都与发达国家几乎无二,人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。与此同时,高昂的房价与不低的消费能力,都是自助仓生根发芽的基础。


二、本土生意


从2018年开始,国内一二线城市就开始出现“迷你仓”这种服务,以月租日租等种种方式为客户提供个人仓储,在美国,有10%的家庭每年花90美元租赁一个家庭仓库,网上预约后会有工作人员上门取货,还可以在网上实时查看物品状态,储物空间大致分为以下几类:迷你仓5m 、小型仓20m 、中型仓100m 、大型仓500m 。


自助仓进入国内的这些年,根据租赁和自有物业两种方式,大致划分为了两种模式。迷你考拉所代表的是本土孵化的自助仓品牌,以租赁代替买房;以趣存为代表的,则是与国外更像的自有楼栋生意。



马莱利并不认为买楼是一种负担。从企业运营的层面看,房租会跟随市场环境而变,但趣存成本相对固定,能够在现在享有10年前上海房价的红利。


其实自助仓进入中国后,不得不面临一个本土化的阵痛。


这些年,秦轩感触最深的是,中国与美国消费者的需求截然不同,最鲜明的就是对距离的敏感度。在美国,大多家庭习惯开车远行、采购、办事,自助仓可以在一定公里数之外,但在中国,“是否离家近”是直接影响品牌信任度的最主要因素。


国内“迷你仓”的价格大概是一个28寸行李箱的空间,150一个月,在双十一剁手之后,有很多用不上又舍不得丢的东西,或者小朋友的童年回忆物件,都可以选择个人仓储,目前该行业在国内还处于起步状态,刚刚起步的产业,有优点也有缺点,优点在于发展前景好,竞争对手少,并且不需要太多人工成本,除了水电房租,几乎没有二次投入;缺点在于,没有行业标杆,没有可以效法的成功者,产品的所有渠道,运营,形态,附属产业,都要自己摸索。


总的来讲,个人仓储在国内,还是大有可为的,面向不一样的用户,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,面向居民,可以在社区内设置仓储站点,面向企业,可以在市郊建立特大仓。日本的个人仓储历经十年发展,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产业。在未来,物流巨头或会加入行业,形成一波冲击,让我们对个人仓储的未来,拭目以待。


三、一间店面,一张桌子,做老板


这是私人仓储典型的给人的第一印象。在国内一线城市,地价高是普遍的现象,大多数人过着蜗居的生活,空间狭小。那么这也就面临着,家中一些东西存放不下,或者一些重要的东西放在家里不安全等等的一些情况。那么基于这,私人仓储从无人问津,现在开始了遍地开花。


首先,私人仓储属于重资产投资,基本算上一次投入,后期除了日常支出和维护费用,没有了支出费用。也就是说,这一行业做的时间越长越吃香。其次,私人仓储不缺顾客,无论是贵重私密物品,家庭闲置物品,装修材料等等,这些一时间用不上的东西,都可以存放,并且价格优惠。最后,私人仓储,相对省心,监控装好,保安雇好,剩下就是生意成交,没什么太大的技巧性。总结来说,私人仓储是很适合那些想躺着做老板的人。


这里也给你三点可投资的理由。第一,收益比较高,回本周期短。以1000平的场地为例,在私人仓储有市场的城市,最低80万左右,每个月租金至少会有5万,也就是说16个月左右回本。第二,市场缺口大,很多人都没听过也没见过这一行业,目前中国也就只有一线城市和超一线城市有这一行业。但以后肯定会扩展得更多。第三,市场认知度高,以我拙见,这一行可能不会有那么高出租率,后来查了资料,走访了几家,才发现,这一行出租率至少70%以上。主要是价格便宜,比你租一间房,去银行存管等等都要优惠,所以说很多人选择私人存储。


当然,没有十全十美的行业,这一行业也存在难题。第一难题,选址,一个好的地址很难碰到,最主要需要注意的是,选位置的成本控制,位置的交通便利性,位置的空间结构可能性。第二难题,安全,这一行业安全性很重要,无论是硬性的消防类,还是软性的人为安全问题,都是一定要注意。并且顾客选择你,也要保证顾客私密性,以及在租赁合同签订前就要确定好责任范围,避免法律纠纷。


四、项目有轻资产也有重资产


“一线城市房价高居不下,随着人员流动增大,迷你仓使用会越来越普及。”深圳好管家短租仓存服务公司仓管这样认为。在白领钱小姐看来,迷你仓模式比较适合年轻人,因为一人一仓,自己的东西都有独立空间,而且钥匙也是自己保管,不用担心别人开自己的仓库。同时,一般都是24小时开放,可以随时刷卡进去拿东西,较为自由。


大牌场BIG观察员了解到,有个体户用10万元左右投资就做起了这个项目。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透露,收益大小与仓储空间所处的地段有关,这类项目一般分布在一二线城市,“假设一层楼100平方米的月租金在6000元左右,而1平方米的空间可以改造成5立方米的储物空间,每立方米的日租金收费在5-6元之间。”按仓储率50%来算,每月除去人工、配送成本外,净利润也可在3-4万元。


但也有人用了几百万元来投资,这种创业者一般是想形成规模化,彭先生(化名)就是其中之一。如今,他已在广州开设了好几家分店,每家门店可提供的仓储面积约500平方米。目前,他们每家门店提供了两百多个储物空间,尺寸类型在3-40立方米。由于仓库地处城市中心区,地价也不低。除租金成本外,还有设备、人力等成本,一并算下来,每家分店的投资至少也要几百万元。


1、“迷你仓”怎么存储?


据了解,当顾客需要进行物品寄存时,北京、上海等地的运营商还会有工作人员进行上门评估,根据租用时间、空间等来评估入仓物品需要的仓库体积大小,量身定制仓储方案。因存储物品不同,迷你仓的尺寸设置也会有所不同,还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灵活变化。


个人客户存放的物品一般是闲置家具、衣物、书籍、行李等,很少贵重物品及易碎品。而企业客户则多用来存放文档资料以及仪器类物品,也有淘宝店主将自己的物品寄存在此处。另外,也会有企业客户在产品促销展期间来存放帐篷、展台、样品等。


同时,包装、物流方面也不能疏忽。顾客可自行选择纸箱和包装材料,运营商也会有专人送货上门。同时,还会针对不同物品提供不同规格的纸箱、简易衣柜等。物流方面,顾客既可选择与迷你仓运营商这边合作的物流公司,也可选择自己熟悉的物流服务,或自己送货入仓。


当前,这种仓储租赁主要靠收取租金来运营,月租金在100元/立方米左右,较为实惠。“存储时间较为灵活,短至1天,长的也有10年。”有顾客对此表示。据了解,这种仓库的盈利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仓储率,如果能超过50%,则能实现较好的收益。


2、瓶颈在于市场培育期长


有专家曾表示,迷你仓是城市发展到“寸土寸金”阶段的必然需要,也是城市经济向智能化、专业化、集约化发展的标志之一。但这一新兴行业在国内的盈利模式还在摸索中,因居民还没形成空间租赁这一习惯,尽管存在市场需求,要彻底打开还需花费一定时间和资本投入。


不少迷你仓运营商在开拓市场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,但因市场培育期长,也只能先在完善产品上下功夫。由于迷你仓使用者多是年轻白领,很多运营商也会在仓储设计上注重个性化,选择小清新或欧美风等来进行改造,一改大众对传统仓库的认知。



为保护寄存物品,这些仓储环境一般要保持在25度以下,相对湿度也要处于70%以下,因此也需要采用中央空调机组等设备。同时,还需要采用24小时监控设备、实名制门禁来防止外来人员进入,保护物品安全、个人隐私等。“这是属于私人专属的仓库,只有我们才有钥匙,就算是工作人员,也没有权限去打开仓库。”顾客钱小姐说。


此外,消防也是一大问题。之前就曾有某地的迷你仓遭遇失火,酿成惨剧的事件发生。目前,这一行业还缺乏具体的标准和规范,同时缺乏政府在法规机制方面的引导,因而人们对安全性问题也存在很大顾虑。为此,迷你仓运营上也需储备消防应急设备,并且对相关工作人进行训练,需要花费不少精力,用以解决火灾隐患。


而这些系统的完善都需要时间及资金投入,市场培育期较长,盈利周期也长。行业人士周建成认为,当人们的居住形态由过去松散的村落状态发展为密集的公寓状态后,物品存储的问题才会逐步出现,并且随着空间压力的增加而凸显。“当城市居住空间压力大时,迷你仓才会有更好发展。”


同样的,深圳好管家短租仓存服务公司的一位仓管从业者也表示,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,很多消费者还理解不了这种新型仓储模式,因此行业扩张还需要时间,同时要更好地进行本土化改造,不能照搬欧美模式。


3、迷你仓行业的红利将逐步释放


从相关迷你仓运营商的访问和调研报告来看,“减少的住所面积”、“个人消费者需求增长”、“消费意识增强”被认为是市场驱动的主要因素。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地产政策的变化、人口的数量及结构、消费及文化水平等因素,正好与这三个驱动因素匹配。由此可见,创业者若想得到发展,最好还是选择一线城市来布局迷你仓业务。


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,迷你仓行业作为新兴行业,它的发展符合城市功能服务细分的发展趋势,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。未来,随着迷你仓行业需求和观念上两大难点的逐步解决,中国迷你仓行业的红利将逐步释放。


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迷你仓行业市场规模为11.4亿元,同比增长28%,预计2021年有望增至14.0亿元。


曾创立“疯狂运营官”的杨明豪也认为,空间小、物品多会让越来越多人选择此类迷你仓库。“前景不错,可操作性大。”他认为关键是要如何利用好大数据及引入资本来降低运营成本,最终还要升级成无人管理为好。


五、等待成熟期


统计数据表明,2020年,中国迷你仓的市场规模达到11.4亿元,同比增长28%。增长很快,但数字很小。


美国的市场规模为380亿美元,有分析人士指出,市场已经趋近于饱和,甚至有的州已经出台条例限制自助仓用地。评论认为,亚太地区将是下一个爆发点。


不过,对于中国的各家企业来说,自助仓还是一个全新的行业。一方面,随着近几年大城市房价的飙升,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,这个行业在默默无闻中终于抬头,迎来了短期机遇。另一方面,从业者们一致认为,现阶段最需要做的,是共同努力完成市场教育。


来源:商业评论,过时,寡帝,大牌场BI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