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杂物放不下,租个“迷你仓”放东西!“第二空间”仓储,青岛走红→
家里杂物放不下,租个“迷你仓”放东西!“第二空间”仓储,青岛走红→
家里杂物放不下,租个“迷你仓”放东西!“第二空间”仓储,青岛走红→
热爱“买买买”,
东西没地儿放?
换季整理衣服,
家里衣柜快要“爆炸”?
为了满足外溢的储物需求,
青岛已经有人把家里的杂物
搬进了“迷你仓”。
租期灵活、快捷存取、24小时自助……
最近,
这种新潮的储物模式——“迷你仓”
在青岛悄悄流行起来。
迷你仓主打“小型、灵活、方便”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的“迷你仓”,在欧美国家早已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用户,它于2008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,初期只在北上广等地出现。
作为一种新型存储方式,“迷你仓”能够满足人们存放不常用物品、释放居住空间的需求,近些年“迷你仓”才逐渐扩展至更多一线和二线城市。
史富雷和赵永乐两位年轻人就在青岛经营“迷你仓”。开店之前,两人曾在北京一家知名的“迷你仓”公司工作过五年,对“迷你仓”的运营模式非常熟悉。自2021年创立以来,他们的“迷你仓”以每年一家分店的速度不断扩大规模,目前在台东、萍乡路和新岭花园都开有店铺。他们的台东店于2022年开业,占地540平方米,共有70个“迷你仓”。
记者也走进这家名为“安存迷你仓”的台东店一探究竟,只见一排排整齐的黄色铁柜映入眼帘,柜子上挂着款式不一的锁。“我们会为每位顾客提供铁锁,顾客也可以自行更换其他锁。这个仓库一共有8个摄像头,进出需要密码,整体来说安全性还是很高的。”赵永乐介绍说。
和大型仓储不同,“迷你仓”主打“小型、灵活、方便”,所以“迷你仓”的选址大多在常住人口密度较高的市区。地块租金是建设“迷你仓”支出最高的一项成本,和寸土寸金的北上广相比,青岛的“迷你仓”性价比要高得多。
据了解,北上广等地的“迷你仓”通常按照每立方米收费,而史富雷和赵永乐“迷你仓”则按照每平方米收费,除了一平方米的“迷你仓”高度为1.25米,其他规格都为2.5米,面积越大的“迷你仓”每平方价格越低,租期长还能叠加价格优惠或者赠送租期时长。
居民、企业、商贩都在用迷你仓
谁在使用“迷你仓”?据史富雷介绍,目前店里的客户大多是企业和周边居民,五六平方米的“迷你仓”最受欢迎。他们的“迷你仓”附近有京东快递和菜鸟驿站等快递点,有家电商公司把产品放在“迷你仓”,有订单就直接在附近的快递点发货。另外,还有企业长期在“迷你仓”存放一些财务凭证。
选择“迷你仓”的居民,有的是为了珍藏一段回忆,存储孩子从小玩过的玩具、记录孩子成长历程的相册等;有的是在装修房子期间暂时存储家电。
马先生与“安存迷你仓”签订了一年的租赁合同,他在台东步行街上有一家零售店,夏天主要售卖太阳镜,10月底以后售卖保暖内衣,换季后的货物存储就成了问题。此前马先生租用了附近居民楼的一套房子,月租是1700元,每次搬东西都需要爬楼梯到六楼。偶然的一次机会,他注意到路边“迷你仓”的门头,咨询以后就租用了6平方米的“迷你仓”存储货物。因为租用面积较大、租期长,马先生一年的租赁费用只需四五千元,比原来租房节省了不少成本。
史富雷他们的“迷你仓”距离台东步行街只有一公里多,还有不少在台东夜市摆摊卖货的本地商贩在这里存储货物。到了年底,外地来青临时摆摊的商贩也会选择“迷你仓”作为临时仓库。
物品集中堆放,怎么规避安全隐患?赵永乐表示,目前他们的“迷你仓”在台东、萍乡路和新岭花园的三家店铺都配备了摄像头和消防器材。在顾客第一次存储的时候,店长会和顾客签订合同,合同写明严禁存放电池、充电宝等违禁品,尽量规避安全事故发生。
据了解,他们三家店铺目前的出租率都达到了90%以上,史富雷和赵永乐正在崂山区物色新场地,筹备开设第四家店,这种新型存储方式正逐渐得到青岛市场的青睐。
来源丨观海新闻/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 见习记者 李嘉欣